在杭州话里,小吃叫“小食果儿”。2017年在杭州成立连锁零食品牌休闲果(需求面积:120-400平米),以此为大本营,迅速扩张。
近日,休闲零食品牌休闲果完成A轮融资,由刘清资本独家投资。
本轮融资将作为闲果线下布局的加速。目前,休闲果儿的线下门店超过100家,以直营、联营、加盟三种合作模式,陆续分布在湖北、福建、四川等地。
汇聚一万多种零食,让购物空间成为消费者解除焦虑的“杂货铺”,是创始人陆俊的美好设想,然而对于拥挤的线下休闲零食赛道,闲果想要成功突围并不容易。
2017年4月,休闲水果杭州第一家店“半山店”开业。以传统休闲食品为基础,优选一批进口和网络名人产品,“一站式零食购物”的模式并不特别。
然而,凭借更好的产品选择、明亮的商店形象和低价的小吃,休闲水果的第一家店很快获得了成功,一年内开了十多家分店。两年后,休闲果儿打出“0加盟费”的口号,正式对外开放加盟,立足杭州,开拓江浙沪市场。
流动资金的注资并不是闲果第一次投资。2021年,1亿刘中战略投资休闲,帮助其扩大规模。但是五年两次融资,在休闲零食赛道上,休闲果只能说中规中矩。
对于落地杭州,创始人陆俊曾表示,很庆幸出生在这里。作为浙江省竞争最激烈的领域,杭州当时有近十家连锁零食品牌。但在四年时间里,休闲水果在杭州开了70多家店,把大多数竞争对手甩在了后面。
陆俊也对零食店寄予了更大的野心——他希望小组装店能成为消费者的“杂货铺”,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和焦虑。
近年来,公司的营业利润一直没有向社会公布。但根据其2021年9月举行的加盟商会议现场照片显示,该公司2020年12月的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
根据门店数量,也可以大致看出其目前的规模。2021年,休闲果线下门店数量超过100家。当时预计2022年门店数量将达到300-400家。受疫情影响,其线下店铺的速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7月14日,休闲果儿在其官方微信官方账号展示了“百城百店”的口号,招聘100名店长,明显透露出其野心。
加快线下开店,这是休闲果目前唯一的目标。
陆俊曾公开表示,连锁模式的管理要认清直营和加盟模式的利弊,选择最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模式。目前,休闲果采取直营、联合经营、加盟三种合作模式。
据介绍,休闲果除了给加盟商提供传统的支持外,还以押金的形式支付货架和商品,并在后续通过对门店情况的评估进行返利,对通过评估的加盟商再给予1%的返利。这个返点率在行业内属于较高水平。
据记者了解,目前初装费3万,合同保证金5万,管理费800元/月,基础装修770元/平左右,集装箱设备费1500元/平左右。与同行相比,这是合理的加盟费。
“先让店家赚钱,再让代理商赚钱,最后才是自己。”陆俊说,这是他在公司成立之初定下的规矩。
休闲果的发展,前期无可指责。获得新一轮融资后,有望进一步扩大销售范围,打造品牌形象。但是,休闲果毕竟是一个刚刚成立五年的线下企业,在竞争激烈的休闲零食赛道上才刚刚起步。
休闲零食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赛道。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发展潜力及策略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为7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8%。虽然增速在放缓,但是市场巨大,还有很大的空间。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增长率将达到7.2%,市场规模为12391亿元。
近年来,随着以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为代表的网络消费力的崛起,“三巨头”在网络上的激烈争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对休闲零食“看得见、想买”的购买特征。
作为零食界的“后起之秀”,三只松鼠把营销做到了极致。但作为一个长期与代工厂合作的品牌,食品安全一直是三只松鼠的致命问题。卧龙食品也通过爆款日常坚果,在休闲零食行业有所突破。近日,其披露了招股书,准备上市。
然而上市之后,休闲零食的故事就没那么美好了。比如2020年初良品铺子上市后,一度成为资本宠儿,砍下15个涨停板,市值暴涨5倍。但好的店铺在巅峰过后很快就被抛弃了,现在已经“跌回解放前”了。
调查显示,休闲零食仍然高居常年“看得见、想买”排行榜首位,购买频率约为22次/年。尽管面临线上巨头的激烈竞争,线下散装货架仍然是零食的一个销售渠道。
毫无疑问,和闲果模式最相似的就是来伊拉克了。一芬1999年出生于上海。它从一家炒货店起家,逐渐成为“第一小吃”。自上市以来,其毛利率常年稳定在45%左右,明显远高于三只松鼠等线上品牌30%左右的毛利率。
其实店外的休闲果和伊拉克的差不多,橙白两色。
同质化陷阱也是休闲零食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零食作为低门槛的大众业务,可替代性很强。品牌建设也是零食企业离不开的工作。可以想象,大规模开店后,休闲果在营销上也会投入很多。
对于有集体店铺和类似平台的企业来说,选择产品也是关键。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休闲零食的口味有着明显的偏好。比如东部咸,西部辣,北部重。小果儿创始人在采访中也提到了这一点,针对不同的区域做了不同的产品布局。
放眼当下,线下零食店的新故事在于“特卖”。近两年,扫猫、好卖等“特卖”集合店异军突起,迅速抢占市场,成为现象级店铺。
好卖和扫猫都成立于2020年,却在疫情期间成为线下门店的“新风口”。以好卖为例,以临时货为卖点之一。巴黎卖水4元,卖酒30元,以超低价格吸引年轻消费者。
相对于来伊份等线下店,临时店的毛利率更高。之前有供应链说,从源头批发的临时货很便宜。如果18元的巧克力零售价是,进价只有1元。临时店的综合毛利率很容易达到50%,但也存在货源不足、头部品牌确定、难以规模化等问题。
目前,好卖已获得五轮融资,线下门店超过400家,辐射十余个一二线城市。然而,随着良好销售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出现。除了食品安全,加盟成了“最快的镰刀”。
另据一位网友透露,好卖的加盟费高达88万元。相比3万元加盟的“闲果”,或许这种“特卖”并不轻松。
总而言之,休闲零食赛道竞争激烈,仅仅成为“复制到伊拉克”可能还不够,这是一个想要突围的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