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宜家再次上热搜:6月13日,宜家中国宣布关闭上海杨浦店。
两个月前,宜家关闭了贵阳唯一一家门店,表示将专注于线上渠道。
进入中国24年,接二连三的关店事件将宜家推向了热议的焦点。
对于杨浦店的关闭,宜家官方给出的解释是“经过对宜家杨浦店的全面评估,结合该店服务圈顾客不断变化的消费行为偏好,以及对宜家在上海整体布局的考虑,宜家中国综合分析了杨浦店的长期可行性,考虑从7月初开始不再将其作为上海顾客接触矩阵的一部分保留”。
不难看出,服务商圈的现状和宜家上海的整体布局深深影响了宜家的战略转变。
关店仅两年,“开业至今一直亏损”。Wins.com从熟悉该店经营状况的人士那里了解到。根据官方消息,宜家杨浦店将营业至7月6日。之后,杨浦及周边消费者只能在其他宜家线下商场和电商平台下单。
耐人寻味的是,时任宜家中国总经理的严曾透露,入驻国华广场的宜家杨浦店将是未来十年杨浦区唯一的宜家商场。现在关闭这家店,可能意味着未来几年杨浦区不会再有宜家商场。
杨浦店调整后,宜家在中国大陆仍拥有33家商场(包括升级为“未来家居体验空间”的上海徐汇商场)、1家城市店、2家体验店,以及包括宜家中国网上商城、宜家家居App、宜家微信购物App、宜家天猫旗舰店在内的多个线上渠道。
画
◎图片来源:宜家
当初宜家入驻商场的第一家国华广场就高调迎接。面对总店的离开,后续接盘者暂时不透露。
画
上海不断尝试新事物。
从1998年第一家宜家家居的出现,到宜家小型商场、宜家城市店、未来家居体验空间的到来,上海一直是宜家的重要市场,也是宜家不断创新的“试验田”。
2019年,宜家中国启动“未来+”本地发展战略,宣布投资100亿元,推动面向未来的转型。围绕这一战略,宜家积极推广家居生活渠道、数字体验和专家服务。其中,升级现有商场,探索小店、城店等不同的门店形式,是渠道拓展的重要举措。
2020年初,宜家在上海国华广场开设了中国第一家小型商场,占地约8500平方米。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宜家商场,占据了国华广场的一层和二层。但开场后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在此期间,它也进行了积极的调整。2021年7月23日,宜家杨浦商场以全新面貌开业。
同样在2020年,宜家在中国的第一家城市店出现在静安寺商圈,面积只有一个标准商场的10%。三楼设置了宜家轻食集、家具展厅、社区实验室,吸引周围白领前来参观、就餐、购物、社交。
2021年8月,宜家在中国发展的起点——宜家徐汇商场全新亮相。这也是宜家全球首个“未来家居体验空间”,在商场布局、购物体验、人际互动等方面都有新的升级。
宜家方面表示,与传统宜家相比,宜家徐汇商场是一个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打造的家居体验中心,增加了许多新的购物体验和数字化元素。
画
◎图片来源:宜家
除了这些创新门店,宜家还在上海宝山和北蔡布局了标准商场。
“在大城市,宜家不应该有太多的门店。”在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齐晓斋看来,上海很多地区的商铺分布可能会制约宜家杨浦店的发展。
与宝山、北蔡店有目的的消费不同,宜家杨浦商场的顾客更多来自国华广场及其周边的随机客流。显然,实际客流情况并不理想。
赢Tech-城市商业地图显示,来国华广场的多为年轻家庭,25-34岁的客户占比近40%。该项目虽然靠近五角场核心商圈,但辐射范围集中在江湾体育场以北,并未到达五角场。2022年疫情爆发后,国华广场客流出现断崖式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