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咖啡进入出风口,卖咖啡的姿势变得越来越有个性。
有的以低价取胜,有的收取办公室“站台费”,有的店铺拒绝坐拍。
在沈阳,我了解到一个咖啡品牌,上面的特点都有,生意还不错。每次疫情反复,每家店都能盈利。这是什么游戏?先来了解一下东北的咖啡品牌colom coffee。
01
东北个性咖啡馆:
美式外卖6.5元,在餐20元。
沈阳的坐标Colocoffee,卖咖啡的方式很不一样。
首先,咖啡的价格极低。没有规模和供应链的优势,美式只要6.5元,拿铁9元,最贵的西班牙拿铁,不超过16元。
但除了咖啡价格便宜,这家店的其他服务在收费上也不含糊。
Colocoffee有两套菜单。进店后,店员会先问是吃还是带走,然后引导顾客看不同的菜单。
美式外卖只需要6.5元/杯,但是在大厅用餐需要20元/杯;外卖拿铁9元,晚餐外卖26元,其他咖啡产品也是。
再比如,colom coffee还对饮品店基本免费的冰块收费,所有冰饮品都比热饮多收费0.5元。
但没想到,这种明码标价甚至“区别对待”的收费模式并没有劝阻顾客。
其实大部分客户对它的运营模式并不反感。colom coffee在沈阳八年,发展了三家直营店,都能盈利。
在采访了colom coffee的创始人杨之后,我发现这个品牌给了我两个启示:
如何打磨低价小店的盈利模式;
咖啡馆到底该不该收“场地使用费”?
02
区别对待客户
他琢磨出了一个小店的盈利模式。
低价咖啡不再罕见,越来越多的品牌试图廉价出售咖啡。前两年10元以下的咖啡比较少见。
2018年以来,colom coffee的美式已经卖到6.5元/杯。与Lucky Coffee依靠供应链探价不同,colom coffee的定价方式似乎对独立咖啡馆更有借鉴意义:
1.测试市场接受的价格锚点。
Colocoffee的第一家店很大,有空间。2018年3月在K11商城开了一家小店后,杨小试牛刀。
“创业初期,产品价格在20元以上,后来降到20元,再降到10元以上,最后降到10元左右。”
“如果你仔细看后台数据,会发现每次降价,顾客的消费频率都会发生变化。20元喝一杯的时候,顾客习惯一周喝一次;10元以内的时候,顾客可能天天来。”
对于杨来说,10元以下的价格完全是市场选择的结果。降价时杯子产量明显增加,平均日出杯可达300杯左右。
此时,咖啡馆面临着两个挑战:一是如何以低廉的价格做出好咖啡;第二是如何以这么低的价格赚钱。
2.学习蓝瓶的理念,好好喝咖啡。
好吃的东西很个人化,但是新鲜感是大多数人都能感知到的。
“只卖48小时内新鲜烘焙的咖啡豆”是蓝瓶咖啡风靡全球的因素之一。
因此,杨对咖啡口味的第一道把关就是咖啡豆的新鲜度。自焙的话,店里的咖啡豆保证48小时内焙好,最多不超过3天。
豆子更新鲜,杯子产量更高,周转率更快,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个控制是烘焙度。作为一名烘焙师,杨认为江浙沪可能更喜欢中浅烘焙,但在东北,中深烘焙的醇厚口感更受欢迎。
第三是生豆的品质。他们的豆子来自云南、哥伦比亚、巴西、埃塞俄比亚等产地,属于精品豆的等级。在大众点评上也能看到很多对口味的好评。咖啡豆的品质决定了咖啡60%的好味道。
第四是设备。虽然只卖6.5元,但是机器都是辣妈做的。
3.精简菜单和人力,打磨门店盈利模式。
在原料、设备、烘焙都还不错的情况下,卖这么低的价格,“我的产品平均毛利在50%左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要想赚钱,只能在成本上下功夫。”
以colom coffee的K11店为例。菜单除了偶尔的热卖新品,常年保持美式和拿铁两个品类,七个基础SKU,尽量减少原料种类、库存和制作难度。
在咖啡萃取中,杨设定了固定的萃取方案,有时间、压力、水粉比等。所有都有间隔,只要提取在数值范围内,减少对咖啡师技能的依赖。
20平米的店,只需要两个咖啡师,一个上早班,一个上晚班,午间高峰重叠。平均日出300杯,客单价10元左右,这样就能赚钱。
“开个小店很难发财,但拿比上班还高的工资还是有可能的。”杨对说道。
目前第四家店正在筹备中。杨的理想模式是10平左右,一个人上班,只做上午和中午,下午5点打烊,一天营业额2000左右。他不卖茶,不卖奶茶,不卖甜品,只做基础咖啡。
4.收费项目应明码标价。
Colocoffee是一家有空间的店。厅内咖啡比外卖贵近3倍,顾客可以自由选择。
“用餐的顾客需要服务和空间,这些都是成本,应该收费。”杨认为。
“我们有一个带空间的商店。双菜单计划已经实施2年多了,所以我们没有流失客户。相反,我们每天增加了60多个外卖/外卖订单。”
冰也是。“也有很多顾客问,你的冰块还需要钱吗?这么说吧,制冰机的清洁、维护、损耗都是成本,所以要收费。”杨对解释道。
杨也给算了一笔账。以K11店为例,一年差不多卖10万杯咖啡。如果一半选择冰咖啡,多收0.5元/杯,就是2 ~ 3万元。对于一个小店来说,值得精打细算。
顾客的心理有时候很微妙。越是明码标价,顾客越会觉得咖啡的价格真的实惠。
有空间需求的,收取“空间费”;如果不需要空间,只对产品收费。这其实是一个更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外卖的顾客也不用为空间付费。
03
咖啡馆该不该收“场地使用费”?
讨论完colom coffee的店面模式,借助这个案例,可以进一步讨论咖啡馆的“空间使用费”。
去年杭州一家咖啡馆因为装修风格火爆上了热搜,每天都有很多只拍照不花钱的顾客。为了劝阻拍照者,店家发布了“拍照收费,50元/处”的通知,引发热议,上了热搜。
对于卖空间的咖啡馆,能否在咖啡馆里“不消费就占位子”,一直争议很大。
去年成都的G1咖啡就是“共享办公咖啡”的典型例子。咖啡店的位置可以短租,也可以长租。短租48元半天,58元一天都含一杯咖啡。
在今年成功的门店类型测试后,G1咖啡的8家门店中有7家已经转型为办公咖啡模式,盈利状况良好。
而且“明码标价卖空间”的咖啡模式在国外也有。在英国,有一家咖啡馆叫Ziferblat,按分钟收费。其曼彻斯特店收费8p/分钟,即4.8英镑/小时,折合人民币约40元。
这家店的优势在于为人们提供无限量的食物、甜点、咖啡、桌游和100MB Wi-Fi。
其实从功能上来说,咖啡有两个核心需求,有时候只是一杯咖啡,有时候是一张靠近你的书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