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批36宗集中土地成交多少,北京整体溢价率回升

6月8日,上海首批集中供地华丽落幕。 此轮土地拍卖共出让36宗商品住宅用地,全部成功出让。 总面积199.71万平方米(2995.6亩),总建筑面积425.19万平方米,总起拍价806.5亿元。 易居企业集...

6月8日,上海首批集中供地华丽落幕。



此轮土地拍卖共出让36宗商品住宅用地,全部成功出让。 总面积199.71万平方米(2995.6亩),总建筑面积425.19万平方米,总起拍价806.5亿元。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表示,此次在上海推出的36宗地块全部可以成交,可见开发商对上海的未来充满信心。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环境下,热门地块释放的“诚意”得到了应有的回应。



除了上海,北京也在5月31日至6月1日率先完成了第二轮集中供地。 成功出让14宗住宅用地,4宗触及最高价,3宗流拍,总建筑面积144.71万平方米。 平均保险费率为5.45%



与上海不同的是,在北京第二轮集中供地中,出现了大量延期出让地块,其中部分地块在本轮重新挂牌,价格大幅下调。如朝阳区十八里店朝阳港685、694地块合并为一地块,降价金额高达8.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上海的集中供地,还是北京的集中供地,国企和央企都成为了拿地的主力。 根据Haodi.com的数据,2022年上海首次集中供地,国企累计拿地占比78%,宗数占比80%;在北京,除了拿地房企龙湖,其他房企都是国企和央企背景,龙湖也是通过与建筑企业合资的形式拿地。



在2022年上海首次集中供地中,虽然有民营企业抢占地块,但在2021年上海首次集中供地中斩获三块地的碧桂园,在金山新城的竞价过程中,还是放弃了报价。



上海中原地产高级分析师陆文熙认为,虽然融资口有所松动,但民营企业似乎仍难以获得资金支持。 即使有资金,企业也可能在不拿地的情况下准备“过冬”;柯睿地产认为,核心城市土地拍卖仍是国企的战场,民企存在感较弱。预计今年房企投资将维持这一格局,目前民企的工作仍以促进销售和稳定现金流为主。



此外,在一线城市集中供地中,房企参与竞价也成为土地拍卖的另一大特点。 数据显示,上海集中供地的36宗地块中,有9宗为房企联合拿地;在北京第二轮集中供地中,本轮土地拍卖出让的14宗住宅用地中,有7宗被联合体竞得,占总量的一半。



对于房企来说,团拍有优势,可以降低开发风险,更适合当前的环境。 同时有专家指出,组团可以大大减轻资金压力,可以同时参与多个地块的竞争。



此前受疫情影响,房地产市场遭受重创,土地拍卖现象恶化。 为减轻房企拿地压力,多个城市相继出台稳定市场政策。 比如上海,在这次集中供地之前,发布了一批地块恢复出让的通知,取消“招拍挂复合”,竞买土地前冻结资金比例从1.3倍下降到1.1倍。



与此同时,宁波、遵义、中山等地纷纷出台相应政策支持房企拿地。政策中有延长土地出让金缴纳期限、实行出让预公告机制、放宽竞买人资格要求等多项政策。 此前,广州也将多个地块的定金下调至总起拍价的20%。



不难看出,一线城市火热的集中供地无疑成为了依然低迷的市场情绪的助推器。 为期5天的集中供地结束后,上海楼市迅速反弹。 5月30日-6月6日,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8.84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41.80%。



在部分热点的带动下,北京土拍整体溢价率也有所回升。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北京集中供地,即使土地价格大幅降低,但仍产生拍卖,这也反映出当前房企投资信心并不充分。

  • 发表于 2022-08-04 10:48:08
  • 阅读 ( 197 )
  • 分类:百态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