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简单的物理小作品

导语:聊到物理,大家应该都了解,有人问100个简单的物理小作品,还有朋友想问关于物理的小故事20字,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实际上物理小发明制作简单的呢,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100个简单的物理...

导语:聊到物理,大家应该都了解,有人问100个简单的物理小作品,还有朋友想问关于物理的小故事20字,这到底怎么回事呢?实际上物理小发明制作简单的呢,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100个简单的物理小作品,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100个简单的物理小作品

做一个小电动机。教科书上有。 注意:铁丝剥去皮只能是一半,另一半保留,让其一会断电,一会通电。在其一旁放一块磁铁。原理:通电的铁丝具有“电流磁效应”,通电会被磁铁吸引。断电反之。与电铃原理大概相同。

求采纳

找一个小的条形磁铁,四个白板上固定纸条的小磁铁,按条形磁铁的长度用木板或塑料板做一个U形支架,中间距离比磁铁长度稍大;四个小磁铁分两组,用双面胶带分别固定在U形支架两侧,注意极性安排:一端是两个北极向上,另一侧是南极向上。小条形磁铁的南极处于支架南极一侧,北极对北极一侧时,条形磁铁便可以悬浮在U形支架中间。

100个科技小制作的作品目录

赛车模型  太阳能车辆模型  橡筋动力模型赛车  电动模型赛车  电动直线竞速模型赛车  电动单轴车  圆周竞速电动模型赛车  单轴圆周竞速赛车  简单橡筋动力小赛车  线控电动模型车  米老鼠列车  牛顿车  橡筋动力汽车  纸制轿车模型  船、艇模型  自动三角船  双体船模型  橡筋双体轮船  3克橡筋竞距船  蛋壳喷气船  “吞水船”模型  超级轮式推进船  电动小游艇  单人划艇模型  电动竞速艇  橡筋模型潜艇  闪光航标灯  电动气垫模型  飞行器模型  手掷模型飞机  前掠翼投掷模型飞机  仿真折纸战斗机  立体战斗机  初级线操纵电动模型飞机  扑翼模型飞机  环翼模型飞机  仿真“波音747”飞机  折叠式弹射伞翼机  伞翼机模型  牵线螺旋桨纸飞机  简易双桨直升机  简易小直升机模型  弹射降落伞  旋转式电动模型火箭  火箭打靶  飞轮  小回旋标  小鹰风筝  光学制作  折叠式望远镜  五倍望远镜  二十倍天文望远镜  变倍显微望远两用镜  火柴盒显微镜  可调式景物图案镜  简易转头潜望镜  潜望镜  日光幻灯机  自制照相机  明暗灯  团圆灯  立体台灯  台灯式走马灯  天文、地理模型  折叠式地球仪  简易三球仪  太阳钟  组合式地动仪模型  月相观察器  小鸟衔地名  声波演示器  生物制作  用注射方法制作昆虫标本  蝴蝶标本  鱼类标本  人造琥珀生物标本  可报阴睛的花  叶脉书签  鸟巢  玩具制作  猴妈妈爬绳  小狗翻双杠  小花狗打鼓  晃板小丑  小鸡啄米  熊猫骑车  跳蛙  橡筋动力单摆  音响电动秋千  水的净化装置  风力游览车  拉线变色陀螺  能上下滚动的瓶盖  玩具储蓄盒  跑跳人  会走路的机器人  礼花炮  小蒸汽轮机  变色吹轮  立体天安门模型

关于物理的小故事,100、200字左右,简洁明了

第一个 国外著名故事

传说在1590年,年仅26岁的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进行了落体实验。他特意邀请了一些大学教授来观看,许多人也闻讯前来围观。 

  只见伽利略身带两个铁球,一个重45.4公斤(100磅),一个重0.454公斤(1磅),像出征的战士一样,威武地登上塔顶。当他向人们宣布,这一大一小的两个铁球同时下落,将会同时着地的时候,塔下面的人像开了锅似的议论开了:“难道亚里士多德真错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家伙准是疯了!”……

  伽利略听到这些议论和讥笑,坦然自若,他胸有成竹地大声说:“先生们,别忙着下结论,还是让事实出来说话吧!”说完,他伸开双手,使两个铁球同时从塔上落下来,只见它们平行下落,越落越快,最后“啪”的一声,同时落地。面对无可辩驳的实验事实,那些亚里士多德的忠实信徒,一个个瞠目结舌,不知所措,只好灰溜溜地走开了。比萨斜塔实验不但推翻了古代权威的错误学说,结束了它对学术界近两千年的统治,而且开创了近代科学实验的新纪元。

第二则 国内小故事

吴有训先生于1916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部,受教于留美归来的胡刚复博士。在胡先生的指导下,吴有训在国内即对X射线有了一定的了解。1921年以优异成绩获得赴美留学机会。该年底吴有训赴美,1922年初进入芝加哥大学。其时,著名物理学家A•H•康普顿正以访问学者身份在芝加哥大学从事研究与教学,1923年他正式成为该校教授,该年5月康普顿发表了解释X射线被石墨散射后频率改变现象(后称康普顿效应)的论文。当时也研究这一现象的美国物理界一位重要人物杜安已有所谓“箱子效应”和“三次辐射”的理论,因此他极力反对康普顿的工作。吴有训先后以十几种元素为散射物质进一步做了大量深入研究,通过精心设计实验方案以无法辩驳的事实对康普顿的理论给予了极大支持。这些成果得到了国际物理界的关注和承认。相关数据被一些国际著作引用。吴先生1926年获博士学位。国外有的物理教科书,因尊重吴先生的工作而将康普顿效应称为康普顿—吴有训效应。

还有几个 有名物理学家的 小故事~~

钱学森

一次导弹发射的试验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是当时的天气很坏,到底能发不能发,试验基地的司令员、参谋长和钱学森的意见不同。按照当时的规定,每次发射报告上面必须有三个人同意的签字,然后再请示聂荣臻元帅的批准。可是当时司令员和参谋长都说不能发,而钱学森却非常有信心的说能发射,这样就形成了2:1的局面,于是就把只有钱学森一个人签字的报告送给了聂帅。没想到,聂帅很爽快地批准发射,并说要是只有那两位签字而没有钱院长的签字,我倒不敢批了。你猜这发导弹发射成功没?结果是这一发导弹还真的打成功了。

泡利

一次,在后来发现反质子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塞格雷做完一个报告和泡利等离开会议室时,泡利对他说:“我从来没有听过象你这么糟糕的报告。”当时塞格雷一言未发。泡利想了一想,又回过头对与他们同行的瑞士物理化学家布瑞斯彻说:“如果是你做报告的话,情况会更加糟糕。当然,你上次在苏黎士的开幕式报告除外。”

费雪

在德国,很多人都喜欢听音乐会或看歌剧,费雪也是一位爱好者。工作之余,只要音乐厅、歌剧院有演出,他是必到的观众。一天,正好城里有歌剧演出,实验结束后费雪把实验室收拾好,就动身前往歌剧院。他一进歌剧院就发现一些人离他远远地,他没有介意,开始找自己的座位;找到座位,刚一落座,周围的观众就表现出异样:开始时是相互交头接耳,继而好象有人发出了什么命令似的,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掏出手绢捂住鼻子,像躲避瘟疫一样扭转身子,还有人想逃离座位。终于有人受不了,大声叫道:“哪里来的臭气,谁把这个刚从马棚出来的马夫放进剧场来了!”这时费雪才如梦初醒,原来是自己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他忙站起身来,赶快离开了剧场。回到家里,费雪认真洗过澡,又从里到外换了衣服,但是臭味依然存在,就好象是从皮肤里散发出来的一样。费雪有点懊丧,看来歌剧看不成了。但是为了科学研究,这点牺牲算不了什么。

居里夫人

就在居里夫妇声名日盛,进一步对镭进行研究时,居里先生却不幸在一场意外的车祸中去世了。居里夫人忍着巨大的悲痛,谢绝了巴黎官方要为居里先生举行游行和演说,只请求用最简单的仪式把居里先生葬在故乡他母亲的墓地里。

居里夫人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对镭进行深入研究。她还组织了镭研究小组,把镭这一神秘元素介绍给世界各国。1911年12月,瑞典科学博士学院宣布授予她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金。在诺奖的历史上,两次获取此奖的,只有居里夫人。按照惯例,居里夫人要到斯德哥尔摩作一次公开的演讲。伴随她前往的有她的姐姐和她的长女绮瑞娜。

诺贝尔

诺贝尔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他的财产累计达30亿瑞典币。但是他与许多富豪截然不同。他一贯轻视金钱和财产,当他母亲去世时,他将母亲留给他的遗产全部捐献给了慈善机构,只是留下了母亲的照片,以作为永久的纪念。他说:“金钱这东西,只要能够解决个人的生活就够用了,若是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才的祸害。有儿女的人,父母只要留给他们教育费用就行了,如果给予除教育费用以外的多余的财产,那就是错误的,那就是鼓励懒惰,那会使下一代不能发展个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聪明才干。”

物理小故事,100字左右

物理小故事(一):

在学《声现象》中声音的传播时,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两位老太太头一回坐飞机,听说飞机的速度比声速还快,她们找到了机长,恳切地说:“机长,请飞机开的速度不好超过声速,正因我们在机上还要谈话。”在讲惯性时讲了一个身边的故事,一个漂亮女士在公共汽车上,车突然刹车,漂亮女士被后面的年轻人撞倒。漂亮女士气呼呼地说:“什么德性?”年轻人笑着说:“这不是德性,是惯性。”学生听完这样的故事,笑完之后就会觉得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物理是很搞笑的。

物理小故事(二):

爱因斯坦小时候:[由www.DuanMeiWen.Com整理]

爱因斯坦小时候十分贪玩。母亲再三告诫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爱因斯坦总是不以然地回答说:“你瞧瞧我的伙伴们,他们不都和我一样吗?”有一天,父亲给爱因斯坦讲了一件搞笑的事情。父亲说:“昨日,我和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著钢筋踏梯才烟囱内的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著扶手,一阶一阶地最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钻出烟囱,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乾乾净净的,就以他也和我一样乾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父亲郑重地对爱因斯坦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最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物理小故事(三):传奇好名字

焦耳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齐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伤感个性签名女生冷淡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一试动物在受到电流刺激后的反应。结果,他想看到的反应出现了,马收到电击后狂跳起来,差一点把哥哥踢伤。

尽管已经出现了危险,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爱做实验的小焦耳的情绪。他和咯咯又划着船来到群山环绕的湖上,焦耳想在那里试一试回声有多大。他们在火枪里塞满了火药,然后扣动扳机。谁知“砰”的一声,从枪口里喷出一条长长的火苗,烧光了焦耳的眉毛,还险些把哥哥吓得掉进湖里。

这时,天空浓云密布,电闪雷鸣,刚想上岸躲雨的焦耳发现,每次闪电过后好一会儿才能听见轰隆的雷声,这是怎样回事?

焦耳顾不得躲雨,拉着哥哥爬上一个山头,用怀表认真记录下去每次闪电到雷鸣之间相隔的时刻。

开学后焦耳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实验都告诉了老师,并向老师请教。

老师望着勤学好问的焦耳笑了,耐心地为他讲解:“光和声的传播速度是不一样的,光速快而声速慢,因此人们总是想见闪电再听到雷声,而实际上闪电雷鸣是同时发生的。”

焦耳听了恍然大悟。从此,他对学习科学知识更加入迷。透过不断地学习和认真地观察计算,他最后发现了热功当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焦耳一生都在从事实验研究工作,在电磁学、热学、气体分子动理论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靠自学成为物理学家的。

物理小故事(四):

在讲电学时,老师问学生:“你知道什么是电阻,什么是电源吗?”学生回答道:“店主(电阻)就是商店的老板,店员(电源)就是商店的伙计。”牛顿年幼时,曾一面牵牛上山,一面看书,到家后才发觉手里只有一根绳;看书时定时煮鸡蛋结果将表和鸡蛋一齐煮在锅里;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中吃饭,自己却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来,当朋友把一只鸡吃完,留下一堆骨头在盘中走了以后,牛顿才想起这事,可他看到盘中的骨头后又恍然大悟地说:“我还以为没有吃饭,原来我早已吃过了”。学生会感到很简单,紧张的情绪很快就能缓解,继而又会精神饱满的投入到教学的下一个环节当中去。

物理小故事(五):

法拉第

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于萨里郡纽因顿的一个铁匠家庭。13岁就在一家书店当送报和装订书籍的学徒。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挤出一切休息时刻贪婪地力图把他装订的一切书籍资料都从头读一遍。读后还临摹插图,工工整整地作读书笔记;用一些简单器皿照着书上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把自己的阁楼变成了小实验室。在这家书店呆了八年,他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他之后回忆这段生活时说:“我就是在工作之余,从这些书里开始找到我的哲学。这些书中有两种对我个性有帮忙,一是《大英百科全书》,我从它第一次得到电的概念;另一是马塞夫人的《化学对话》,它给了我这门课的科学基础。”

法拉第主要从事电学、磁学、磁光学、电化学方面的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后,法拉第于1821年提出“由磁产生电”的大胆设想,并开始了艰苦的探索。1821年9月他发现通电的导线能绕磁铁旋转以及磁体绕载流导体的户外,第一次实现了电磁户外向机械户外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机的实验室模型。之后经过无数次实验的失败,最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发现,使人类掌握了电磁户外相互转变以及机械能和电能相互转变的方法,成为现代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技术的基础。

物理小故事(六):

麦克斯韦

麦克斯韦从小就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想象力,爱思考,好提问。据说还在他两岁多的时

候,有一次父亲领他上街,看见一辆马车停在路旁,他就问:“父亲,那马车为什么不走

呢?”父亲说:“它在休息。”麦克斯韦又问:“它为什么要休息呢?”父亲随口说了一

句:“大概是累了吧?”“不,”麦克斯韦认真地说,“它是肚子疼!”还有一次,姨妈

给麦克斯韦带来一篮苹果,他一个劲地问:“这苹果为什么是红的?”姨不知道怎样回答

,就叫他去玩吹肥皂泡。谁知他吹肥皂泡的时候,看到肥皂泡上五彩缤纷的颜色,提的问

题反而更多了。上中学的时候,他还提过象“死甲虫为什么不导电”,“活猫和活狗摩擦

会生电吗”等问题。父亲很早就教麦克斯韦学几何和代数。上中学以后,课本上的数学知

识麦克斯韦差不多都会了,因此父亲经常给他开“小灶”,让他带一些难题到学校里去做

。每当同学们欢蹦乱跳地玩的时候,麦克斯韦却进入了数学的乐园,他常常一个人躲在教

室的角落里,或者独自坐在树荫下,入迷地思考和演算着数学难题。

麦克斯韦主要从事电磁理论、分子物理学、统计物理学、光学、力学、弹性理论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电磁场理论,将电学、磁学、光学统一齐来,是19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最光辉的成果,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综合之一

物理小故事(七):

钱学森

在钱学森提出回过后,美国人大为生气,并对他严加看守,甚至施加刑罚。

美国人以前给钱学森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使他一人前往荒无人烟的小岛,用各种各样的刑罚折磨他,据说半年就少了50斤。但是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从未动摇,美国人放出话,只要钱学森愿意留在美国,不回中国,就立刻给予他最优良的设施,比原来更好,更美的生活,给他更大的荣誉。钱学森没有放下。依然意决回国。

钱学森(1911。12。11--)应用力学、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科学家。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38年获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曾任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现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研究员。早年在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技术的许多领域都做过开创性的工作。独立研究以及和冯。卡门合作研究提出的许多理论,为应用力学、航空工程和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回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建立和发展我国的导弹、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许多理论领域都进行过创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物理小故事(八):

阿基米德

关于阿基米德,流传着这样一段搞笑的故事。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金冠中掺了假,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

之后,国王请阿基米德来检验。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不得要领。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拖起。他突然悟到能够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跑了出去,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Fureka,意思是“我知道了”)。

他经过了进一步的实验以之后到王宫,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比较两盆溢出来的水,发现放王冠的盆里溢出来的水比另一盆多。这就说明王冠的体积比相同重量的纯金的体积大,因此证明了王冠里掺进了其他金属。

他是物理学家、数学家,静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

物理小故事(九):

牛顿

他年幼时,曾一面牵牛上山,一面看书,到家后才发觉手里只有一根绳;看书时定时煮鸡蛋结果将表和鸡蛋一齐煮在锅里;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中吃饭,自己却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工作,再三催促仍不出来,当朋友把一只鸡吃完,留下一堆骨头在盘中走了以后,牛顿才想起这事,可他看到盘中的骨头后又恍然大悟地说:“我还以为没有吃饭,原来我早已吃过了”。

牛顿不仅仅对于力学,在其它方面也有很大贡献。在数学方面,他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创立了微积分学;在光学方面,进行了太阳光的色散实验,证明了白光是由单色光复合而成的研究了颜色的理论,还发明了反射望远镜。

推荐个简单的物理制作,除了百度图片里面的,有关物理原理的,如果合适奖励100分

  推荐做个关于小孔成像的制作

  理由:

  1. 操作不算困难,用材简单明确。

  2. 危险度低。

  3. 贴近生活,现象有趣,能够激发学习兴趣。

  验证原理:光线的直线传播原理和成像机理。

  ps:外界光照的处理上要适度,最好外界暗一些,必要时考虑遮光进行或者将蜡烛换成手电筒(单灯泡)进行操作。

物理小发明 制作简单的材料,要不我没材料怎么做

两块磁铁 乐高积木 透明胶带 薄铜片(可用铜丝代替) 细绳 四驱车马达里的轴

把一块磁铁固定在乐高积木上,拼一个架子,把马达轴固定在离磁铁5mm左右的位置,用细绳吊住另一块磁铁,悬在马达轴上,做一个磁场,个马达通电,就会转起来~可以改变上面磁铁与马达轴的距离,发现磁场强弱与马达轴转速的关系,或者改变电流大小,这是个发动机模型,也是个控制变量的实验....

要几个物理小故事,100~200字

传说在1590年,年仅26岁的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进行了落体实验。他特意邀请了一些大学教授来观看,许多人也闻讯前来围观。 

  只见伽利略身带两个铁球,一个重45.4公斤(100磅),一个重0.454公斤(1磅),像出征的战士一样,威武地登上塔顶。当他向人们宣布,这一大一小的两个铁球同时下落,将会同时着地的时候,塔下面的人像开了锅似的议论开了:“难道亚里士多德真错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家伙准是疯了!”……

  伽利略听到这些议论和讥笑,坦然自若,他胸有成竹地大声说:“先生们,别忙着下结论,还是让事实出来说话吧!”说完,他伸开双手,使两个铁球同时从塔上落下来,只见它们平行下落,越落越快,最后“啪”的一声,同时落地。面对无可辩驳的实验事实,那些亚里士多德的忠实信徒,一个个瞠目结舌,不知所措,只好灰溜溜地走开了。比萨斜塔实验不但推翻了古代权威的错误学说,结束了它对学术界近两千年的统治,而且开创了近代科学实验的新纪元。

急求一个简单的科技作品!!

泡沫做个船身,里面装个电机(马达),上面按个螺旋桨

、算不

简单实用的科技小制作

  自制指南针: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途,它是根据磁学原理制作的。

  1、取三合板一块, 锯一直径为120毫米的底板。把表面和边缘用砂纸磨光。

  2、在一张素描纸上标好符号,按尺寸把盘面剪下,贴在底盘下,

  3、取一枚大头针或缝衣针,从底盘背面中心穿过,将尖头露出盘面做轴。

  4、根据尺寸把一块白铁皮剪成指针形状,并钻一个直径2毫米的孔,把一颗纽扣固定在指针上。

  5、用一块永久磁铁触指针数次,使指针磁化。

  6、把指针放在轴上。注意哪头指向北,就这头涂成红色的!

  • 发表于 2022-08-05 16:42:58
  • 阅读 ( 396 )
  • 分类:百态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