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专升本培训机构排名前十(红河学院朝着红河大学目标迈进)

19亩地,3栋教学楼,143名学生,学制2年,这是1978年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蒙自师专)的办学规模。2003年,蒙自师专和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红河分校合并成立红河学院。如今,历经42年风雨...

19亩地,3栋教学楼,143名学生,学制2年,这是1978年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蒙自师专)的办学规模。2003年,蒙自师专和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红河分校合并成立红河学院。如今,历经42年风雨的红河学院,已经蝶变成占地近1200亩、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3916人的大学,专业增加到55个,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

红河学院:朝着“红河大学”目标迈进

红河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郭建军是红河学院发展史上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之一。他1984年到蒙自师专上学,毕业后留校,在学校工作30多年,红河学院几次大的变革,郭建军都历历在目。

蒙自师专成立之初只有中文、化学2个专业,1984年,郭建军到位于南湖边的蒙自师专读书时,学校有4个专业,增加了数学、物理专业,学制为2年。那个年代,学校体育设施非常简陋,上游泳课都要去部队的游泳池。田径课,当然就是围着南湖跑。

1986年,郭建军毕业的那年,蒙自师专整体搬迁到蒙自东郊,学校占地120亩,也就是现在红河学院里仁校区。当年,这个地方离蒙自城挺远,周围都是绿油油的稻田。每到周末,老师和学生进城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和马车。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师有了摩托车、汽车,进城也就越来越方便。现如今,很多高楼在学校周边拔地而起,原来偏僻的校园逐渐与城市的繁华地段融为一体。

在郭建军的记忆中,蒙自师专变化最大的要数1998年,那一年,学校开始实行“学分制”改革,走在全省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前列,成为云南省首批实施按学分收费的高校之一。

1999年,全国高等教育布局调整,蒙自师专抓住机遇开始酝酿专升本,为实现千人大学向万人大学、外延扩大向内涵发展的大学而努力。

经过4年的努力,终于在2003年如愿以偿,蒙自师专升本成功,红河学院挂牌成立,学校实行“省州共建共管,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2012年,作为我国西南部离边境线最近的高校,红河学院创新性地在云南省率先提出了“国门大学”建设理念,打造沿边地区高等教育新高地。

红河学院依托地缘优势,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确立了“立足红河,服务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较高水平的区域性、国际化的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坚持“国门大学”建设与应用型转型发展“双翼”齐飞。从2017年开始,红河学院努力争取早日实现硕士授权单位和硕士点零的突破,推动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红河学院正努力提高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构建面向东南亚南亚协同创新平台,争取建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越南研究中心国别研究基地。目前,红河学院已经与东南亚、南亚、欧美国家80余所国外及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有在校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类留学生881人。

在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院走廊的墙壁上,一张表格罗列出2006年以来在东南亚研究领域该学院获批的国家级科研项目。这些课题的研究范围涵盖周边国家历史文化、边境政策、区域国际关系等领域,许多课题获得了国家、省级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

在汉语国际教育方面,2016年12月,由红河学院和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合作的孔子学院挂牌成立。同时,红河学院还在与越南、泰国、柬埔寨的合作高校建立了汉语中心。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批准红河学院设置越南语、泰语、缅甸语、柬埔寨语、老挝语专业,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语种专业群,为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奠定了专业基础。

红河学院深度融入边疆经济社会发展,面向红河州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重点建设滇越研究基地、云南国际哈尼/阿卡社会历史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滇南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红河州边疆财政经济研究中心、建水紫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等相关研究机构,主动深入政府、行业、企业,探讨亟需解决的社会难题,组织校内外力量,联合攻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充分发挥学校的“智库”作用。

新时代新追求。红河学院在“国门大学”建设的道路上步履不停,通过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国门特色科学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争取早日实现“红河大学”目标,为红河高等教育续写新的篇章。

来源:红河日报

原标题:红河学院:朝着“红河大学”目标迈进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祝小涵

审核:周健军

  • 发表于 2022-10-30 12:26:53
  • 阅读 ( 193 )
  • 分类:百态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