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公社(展馆设计案例鉴赏土楼公社)

本文来源于网络,杭州展馆设计公司水北展陈装饰的小编为大家整理 这是都市实践事务所有史以来发表次数最多、展览最频繁的一个作品,就是我们跟万科合作的万科土楼,我们叫它“土楼公社”。我们跟...

本文来源于网络,杭州展馆设计公司水北展陈装饰的小编为大家整理

这是都市实践事务所有史以来发表次数最多、展览最频繁的一个作品,就是我们跟万科合作的万科土楼,我们叫它“土楼公社”。我们跟万科一起合作,想创造一个所谓的建筑原形:低收入住宅。如果大家熟悉中国建筑史,就会轻易发现,这个设计的灵感直接源于福建和广东北部山区的传统民居土楼。但是我们要做的是一个纯粹的现代建筑,所以除了空间模式与之比较接近以外,并没有其他类似的地方。

展馆设计案例鉴赏:土楼公社

我们一直想通过这样的房子证明一点,普通人甚至低收入的人也能有居住的尊严,一个低收入的人不代表非得住在低质量的住所。这个房子就是一个特例,我们拿它作为一个证明—我们通过设计可以改变很多的东西。土楼公社里面的生活还是挺丰富的。其实这样的设计,来自于我们通过对深圳城中村里低收入人群生活状态的关注和研究,最后总结出的一些方式。我们从中提取了一些要素,结合传统民居的模式,试图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模式,有别于现在的福利房和低收入住宅。我比较反对北京回龙观做的大型福利房式的社区,质量不是太高。

展馆设计案例鉴赏:土楼公社

我们开始时希望做一种可复制的模式,希望它能变成一个自我完善的社区,对周围的环境不会特别地敏感,可以放在任何一个不太好的区域,使得政府可以为低收入人群在城市内部做一些住宅,而不是放在郊区。这个项目做出来以后有一些反响,国外很多专业人士很关注这个项目。纽约第五大道上的古根海姆美术馆的旁边有一个小房子,名叫国家设计博物馆。一百年以前这个小房子是卡内基的私宅,后来被古根海姆基金会买了下来,变成了设计博物馆。它是一个众多博物馆系列计划中的一个。古根海姆基金会每年会有一个建筑的项目:在全世界挑一个建筑做一个单展。他们也很关注中国低收入人群居住的情况,在2008年选中了我们这个土楼,做了一个单展,叫SOLOS。

展馆设计案例鉴赏:土楼公社

博物馆方给我们的位置是卡内基的卧室,于是我们就把户型单元按1:1的比例建在这个卧室里面,让参观者体会中国人最小的居住模式是什么样子。两者形成一个很大的反差:一个有钱的美国人住的卧室,可以放下一整套住宅的家具,而且住四五个人还绰绰有余。展览时我们只搭了户型单元里的两个卧室,起居室等部分只在地上贴平面图,并在周边做了一些标识性的展示图像。在做展示设计时,你要把想要表达的东西呈现给观众,并且让他们有一个较深的印象,而不能是简单地表达自己。回顾我们这个单展开幕式的时候拍到的照片,它是在表达一种拥挤的状态,这种拥挤是一种概念。我们把外面表皮的墙、阳台,也搭出来了,把空间的形象用简单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展馆设计案例鉴赏:土楼公社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

编辑:水北展陈装饰

来源:设计伽

抖音号:故事中的展馆

  • 发表于 2024-02-28 10:54:25
  • 阅读 ( 278 )
  • 分类:百态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