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承彦要放走陆逊是有原因的。
2、先来分析下他如果不这样做的后果。假如陆逊没人救,那么肯定死翘翘。要知道三国后期的将才都缺少,蜀国有诸葛亮顶着,魏国有司马懿顶着,东吴呢?东吴不得已让新奇之秀陆逊顶着。如果陆逊一死,那么凭借诸葛亮的才智,东吴肯定完蛋。
3、诸葛亮肯定能灭了吴国,但是短时间里条件不允许。如果东吴的陆逊死了,谁会是最大赢家呢?蜀国新败,东吴无将,那魏国很可能就乘势一统天下。所以说,陆逊不能死。因为三国鼎立需要他。黄承彦是什么人,他绝对非常明白这个道理。
4、诸葛亮当初特地交代,“后有东吴大将迷于阵中,万不可引他出来。”诸葛亮这样交代没有什么不对的,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老丈人宅心仁厚,肯定不会坐视那么多性命被困死。事实证明,黄承彦老先生确实是这样的人。
5、对于躬耕的老人家来说,没有什么权力争斗,也没有三国一统的庞大心愿。在他心中所有的人都是娘生爹养的,而这些参战的吴国将士大部分都是年纪轻轻的小伙子。要一个老人眼睁睁看着他们这么年轻就去世,显然是不可能的。
6、战争是残酷的,置身战争中,不得不狠下心来做事。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时,也自责地说,做了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情,老天爷肯定要减我的寿,但是他没得选。可是黄承彦老爷子有的选,因为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他有着一颗仁慈怜悯的善心,就这么简单。
拓展阅读:
黄承彦放走陆逊?历史上存在?应该是罗贯中文学创作需要
标签:中国人文历史、东汉三国、黄承彦陆逊
黄承彦放走陆逊,这件事应该是《三国演义》小说家言,历史上未必存在。我印象中,正史里没这事。顶多是一些野史、方志里存在。
《三国演义》是小说、故事、传奇,三分史实、七分虚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黄承彦、陆逊历史上是存在的,夷陵之战这件事也是真的。陆逊后来是没有死,但是八阵图,陆逊被困这事未必发生了。
夷陵之战之所以吴军没有前进,那是当时三峡地区行军困难,行船也困难。日军达到宜昌、夷陵也难以前进半步了,那还是现代,何况遥远的东汉三国,补给、粮草、运输都是问题。而且深入蜀国腹地,在万夫莫开,一夫当关的重庆地区,要进攻是很难的。要知道历史上唯一没有被正面攻陷的城市就是重庆。
所以陆逊没有继续打,罗贯中就附会了一个八卦阵出来。罗贯中的人设诸葛亮是神,也或者是妖了,总之什么都会,什么都行,设计一个八卦阵就能困住陆逊,你认为这事可能么?难道是宇宙黑洞、暗物质?或者是外星人科技?这事几乎就不可能。
因为总是描述诸葛亮神机妙算,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无所不能,所以才会有八卦阵。如此英明,怎么没有算计、遥控刘备不出兵,或者就弄几个八卦阵放阵前完事,100个陆逊也死绝了,不至于有夷陵之战的失败。
所以岳父放走陆逊,也是为了自圆其说,衬托诸葛亮的伟大,刘备的莽撞,也是为蜀国挽回面子,刘备几十万大军不听诸葛亮的去打仗,晾凉了,诸葛亮一个阵图就挡住了东吴虎狼兵,真这么牛逼,也不至于要北伐多次,最终累死五丈原了,弄几个阵图,郝昭、司马懿就挂了。
放走陆逊,纯粹是因为陆逊实实在在活着,大家都知道。所以黄才出现。
陆逊没有继续打蜀国,也还是两线作战没有胜算,曹操们还在襄阳、合肥盯着东吴呢,时常还会交战,同时和蜀国、魏国干,吴国是没有那个能力的。只能是见好就收,保持一个三国对峙、均衡的局面。
罗贯中一方面美化陆逊,讴歌陆逊,是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刘备为什么失败,原因很多。三峡狭窄,两岸高山,兵力难以展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创造出放走陆逊这种事,也是美化诸葛亮高明,总之可能弄死陆逊是诸葛亮,最后放走陆逊还是诸葛亮家里人。生是诸葛,死是诸葛,诸葛无敌,诸葛是神。
整部三国演义,诸葛亮其实是主角,是开挂,是完人,这也和罗贯中崇拜、美化他有关。
陆逊、黄承彦可能压根都没见面过。这事,历史上基本上就没发生。(989字)
文| 邹剑川
运营:苏白传媒 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