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鱼最好养(什么鱼)

什么鱼最好养(什么鱼) 关注养前鱼老道,关注更多观赏鱼实践知识,让我们简单养水、轻松养鱼! 在上一篇文章中,养鱼老道为新鱼友们尽心挑选了6种既便宜又非常非常容易饲养的观赏鱼,很多鱼...

什么鱼最好养(什么鱼)

关注养前鱼老道,关注更多观赏鱼实践知识,让我们简单养水、轻松养鱼!

在上一篇文章中,养鱼老道为新鱼友们尽心挑选了6种既便宜又非常非常容易饲养的观赏鱼,很多鱼友问到了它们的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养鱼老道在此简单的分享一下。

至少我认为,这6种观赏鱼是养鱼老道为新鱼友们精心挑选出来的,也是排除了诸多市面上流传的比较容易饲养的品种,比如说孔雀鱼、斗鱼、红绿灯鱼、虎皮鱼等等,它们多多少少不是因为病多就是因为价格较贵或者高氧等原因,虽然也很容易饲养,但还是没有下述的6种观赏鱼比较容易饲养。


这么说吧,如果养鱼老道说错一种,我就自罚三杯,大家可以提出异议,那么今晚我就有足够的理由喝酒啦。

草金鱼是最容易饲养的冷水鱼,关键不用加温还便宜

事实上现在的草金鱼已经沦落到了饲料鱼的行列,也就是说它们被用来作为中大型肉食性观赏鱼的食物,因此首先在价格上那是非常便宜的,小鱼苗一块钱能买三四条吧。

但是作为新手来讲,草金鱼一定不要去买最小的个体,因为它们太不抗折腾,而且多数是饲料鱼,稍微大上一点的就会强很多,比如说连尾巴算上8到12厘米左右的,体型微胖的,身上没有任何外伤的为好。

这个大小的草金鱼,小的龙鱼是吃不下的,大的龙鱼,比较金贵的也不会以这么大的草金鱼为食,而再大个体的草金鱼,我们饲养的空间就要很大,一不注意,就会缺氧。


饲养8到12厘米的草金鱼,我们有一个60厘米的鱼缸即可,可以采取裸缸饲养,鱼缸内不铺底沙,不设障碍物,采用一个小上滤即可,60厘米的鱼缸里可以饲养最多四条就绝对没问题。

斑马鱼,最容易饲养的小型热带鱼,没有之一

说起斑马鱼,很多鱼友对它们并不陌生,斑马鱼生性好动、活波可爱,对于水质和水温都没有太大的要求,我们可以使用较小容器饲养,比如说30厘米的小鱼缸,我们养上个八到十条斑马鱼也是没有问题的,12条也可以。

我们可以在鱼缸的底部铺设陶粒,也可以裸缸饲养,基本上水温在15度以上,它们就不必加温饲养,因为斑马鱼比较的耐低温,过滤系统我们配备一个外挂过滤器甚至于一个水妖精即可,愿意抽底换水的,可以裸缸饲养,即使无过滤也没有问题。


迷你鹦鹉鱼,既容易饲养又容易繁殖的小型热带鱼,没有之一

关于迷你鹦鹉鱼养鱼老道最近介绍的很多,我自己饲养的也是接二连三的爆缸,本来想为鱼友们整点福利,可是现在的秋蚊子太多了,前几天给鱼友们整了一些,我差点没被蚊子给咬死。过儿说:过过这段时间再说吧,一切都会过去。

我们可以在60厘米的鱼缸里饲养三对迷你鹦鹉鱼,不过迷你鹦鹉鱼需要铺设底沙和放置陶罐为好,裸缸饲养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发色不太理想罢了。

如果想要它们繁殖,我们还需要准备另外一个较小的繁殖缸,单独提出来一对繁殖,它们大约半年就可以达到性成熟,然后自己成对,繁殖缸的大小还是以40厘米为宜,因为它们繁殖的小鱼数量过多,鱼缸还是大点为好。


饲养缸可以添加一个小外挂过滤,饲养水温在22到25度,繁殖水温在26度就可以了,高点也行,它们是最为皮实的小型热带鱼,比起斑马鱼一点也不逊色,甚至于有过之而无不及。


拓展阅读:

坚信灭绝至少6500万年,“恐龙时代”鱼种重现,离水能活17个小时

作者:文/虞子期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过程,并且在这几次的生物灭绝过程之中,大多数的物种都已经彻底消失了,只有少数的生物能够完美的进入到下一个世纪或者“元年”之中。

而6月以来,我们讨论关于“灭绝生物重现”的消息可以说非常多,当然我在这方面的科普也较多,灭绝生物出现是好事情,至少能说明下生态系统对它们的适应程度很好,而下面我们又要看到一种非常久远的生物“重现”,这算是自然界的一种“回馈”,大家应该积极保护,当然这与生物进化论有没有关系,暂时不明确。

坚信灭绝至少6500万年,“恐龙时代”鱼种重现,离水能活17个小时

生物学家们坚信已灭绝至少6500万年

对于这个生物,大家可能稍微比较陌生一点,前段时间我们也说过,被宣布13.6万年前就灭绝生物“白喉秧鸡”也再次出现了,而这次是至少6500万年更加的久远。在还未发现该生物的时候,科学家们都是建立在化石研究之上,并且也一直没有发现任何“活体”生物,这到底是什么生物呢?那就是“腔棘鱼”,根据科学记录数据显示,该生物是一种古老的鱼种,可追溯到4.0亿年。

坚信灭绝至少6500万年,“恐龙时代”鱼种重现,离水能活17个小时

那到底是什么时候发现的,根据科学记录数据显示,是生物学家们在1938年的时候发现,并且是在南非无意中发现的,当一位名叫“拉蒂迈”的生物学家发现这条活着的“腔棘鱼”时,最初也无法确定它的,经过确认之后才知道,同时在发现这条鱼之后,还引发了世界科学界的热议,该生物本该停留在化石上,但是却发现了它的存在,并且在印度洋深处悠然游过千万年的时光,真的是令人惊讶,就在这个时候,被认为灭绝至少6500万年的生物就出现了。

坚信灭绝至少6500万年,“恐龙时代”鱼种重现,离水能活17个小时

如今该生物种群现状如何?

很明显人类好不容易才发现这样一条,肯定是属于急需保护的生物,有关腔棘鱼的一些保护工作已经在实施。其实对于该生物来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属于“水陆”都能生活的生物。也就是说可以在陆地上生存,也能够在水下生存。根据科学家表示,一般情况而言,“腔棘鱼”一旦离开它们生活的水域只能存活两个小时左右,然而这个记录却被打破了,又出现了一个奇迹。

坚信灭绝至少6500万年,“恐龙时代”鱼种重现,离水能活17个小时

那就是印尼的一名渔民捕获到一条腔棘鱼,被放在岸边的时候,居然还能离开水存活17个小时,这也是让科学家们“大跌眼镜”。这很明显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该物种出现了进化的模式,在适应生存方面是非常强的。而对于人类具体说的该生物出现的时间,人们认为它第一次出现是在3.5亿年前的泥盆纪,所以这也是成为他为古老生物的原因之一,同时腔棘鱼也被称为“恐龙时代的活化石”,因为这种鱼是恐龙时代的一种远古鱼类,所以这鱼也见证了地球的变迁历程。

坚信灭绝至少6500万年,“恐龙时代”鱼种重现,离水能活17个小时

为何这么多灭绝生物出现?

当然对于该生物来说,其实也不算奇怪,可能是“腔棘鱼”一直在海洋之中遨游,所以说我们人类没有发现,所以坚信它的灭绝了。要么就是我们说的这种情况,跟13.6万年前就灭绝生物“白喉秧鸡”出现情况一样,出现了“重复进化”,但是相对概率来说,科学家们没有发现的可能性是最大的,暂时也没看到一个解释说这种鱼重现原因。并且我们在近些海洋生物搜寻的时候,并没有办法能够将整个海洋区域完全或者彻底给挖掘完成。

坚信灭绝至少6500万年,“恐龙时代”鱼种重现,离水能活17个小时

包括自工业时代以来,人类对地球上75%土地和66%海洋生态系统的改变,这些区域涉及到了人类的“足迹”,但是我们也并没有完全或者彻底解除这些物种到底有多少。按照联合国公布的数据来看,全球统计出来的是近800万种物种。但是越来越多的物种也将在几十年内灭绝,在这种状态之下,生物的迁徙以及进化将会重新出现,那么新生物的再现也将会更多地出现。

坚信灭绝至少6500万年,“恐龙时代”鱼种重现,离水能活17个小时

所以综合情况来说,科学技术虽然在如今非常的发达,但是我们对地球的了解并没有完全透彻。到底我们地球最深处到底有什么,也还没有完全了解透彻,我们也只能继续等待研究,看看科学家们能不能在未来完全挖掘出所有的物种,但是如今灭绝生物的重现也说明了生态系统变化是比较适合它们的生存,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就是大概的情况,你们相信还会有更加久远的灭绝生物出现吗?如今这个“恐龙时代”生物再现是我暂时看到最久远的了。

  • 发表于 2022-06-02 20:38:02
  • 阅读 ( 377 )
  • 分类:社会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