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圈子,免费下载100本空调家电维修电子书籍,
每天学习空调维修技术,3个月入门到精通!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一、长度与体积流量
1、长度单位换算
英制单位:英尺ft(feet)、英寸in(inch)
1 in=25.4 mm 1 ft=12 in
1 ft =0.3048 m ≈305 mm
1 m=3.281 ft
2、体积流量单位
CMH:cubic meter per hour
CMM:cubic meter per minute
CFM:cubic feet per minute
1 CMH= 60 CMM
1 CFM = 1.699 CMH
二、功与能量
能 量 = 功×时间
1焦耳(j)=1 瓦(w)×1 秒(s)
1、能量单位:
国制: j、kj;
英制:cal、kcal 1 j = 0.2388 cal
2、功率单位:
国制:w、kw;
英制: kcal/h(大卡)
1 kcal/h = 1.163 w
1 kw = 860 kcal/h
习惯上的常用单位:马力(匹)HP 、冷吨 RT
1 HP = 735 w
1 RT = 3.516 kw =3024 kcal/h
说明:
1、冷吨:是一个英制的制冷量单位。
1冷吨就是在24小时内冻结1吨0℃的水变成0℃的冰,所需要
的冷量。
美国是采用2000磅(907.2kg )作为一吨。
因此1美国冷吨=12659 kj/h;即:1 RT=3.516kw
2、匹与制冷量的关系
在小型空调工程中1HP指给压缩机输入735W的功率所能产生的制冷量。与一般的功率单位匹意义是不一样的。这里的1HP 是根据能效比算出来的。
日本一般认为空调压缩机的能效比平均为33.44,则输入735W的电能所产生的制冷量为2500W。
因此可以说1HP空调的制冷量相当于2500W的制冷量。小1匹一般为2200W,大1匹一 般为2800W。
关于功的单位换算汇总如下:
1 USTR(美国冷吨)=3024Kcal/h=3517W(冷量)
1 BTU(英热单位)=0.252kcal/h=1055J
1 BTU/H(英热单位/小时)=0.252kcal/h
1 BTU/H(英热单位/小时)=0.2931W(冷量)
1 MTU/H(千英热单位/小时)=0.2931KW(冷量)
1 HP(电)=0.75KW(电)
1 KW(电)=1.34HP(电)
1 RT(冷量)=3.517KW(冷量)
1 KW(冷量)=0.284RT=860kcal/h=3.412MBH(103英热单位/小时)
1 P(冷量)=2200kcal/h=2.56KW
1 kcal/h=1.163W
1 W=0.86kcal/h
三、压力
压力为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力。
1、压力:绝对压力 、表压力 、大气压力。
相互关系:绝对压力=表压力 大气压力
绝对压力(Absolute Pressure):当压力表示与完全真空的差。测量处的实际压力。
表压力(Gage Pressure):当表示其气体数值与该地域大气压力的差值。
大气压力(Pressure Atmospheres)由大气重量所产生之压力,标准大气压力为29.92″寸汞柱压力.
2、风压:包括 全压(P.T)=静压(Ps) 动压(Pv)即速度压(V.P)
风机所产生的压力,均以水柱来测量,因风机使用的压力都很小;
而水银的密度很大(1mmHg=13.6mmAq),使用水银柱(mmHg)来测量时,读数不太明显,故多采用水柱(mmAq或mmH2O)来测量或计算。
1标准气压=1.0332kgf/cm2=10.34mAg=760mmHg=29.92inHg寸汞柱
(Kg为质量单位,Kgf为重量单位。)
拓展阅读:
防走失,电梯直达安全岛报人刘亚东A
来源:环球科学
图片来源:pixabay
π=3.1415926……这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数字。最近,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却算出π≈3.115——一个明显偏离了正确答案的数字,而且这个毫无精确度可言的结果,还被写成了论文。
不用惊讶,这位天体物理学家的真正目的不是让π值更精确,而是从引力波中寻找π,进而验证广义相对论。
撰文 | 丹尼尔·加里斯托(Daniel Garisto)
翻译 | 王语嫣
编辑 | 张二七
至少在3700年前,巴比伦的数学家就估算出了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值。他们将答案镌刻在一块朴素的泥板上:25/8,也就是3.125。最近,麻省理工学院的理论天体物理学家卡尔-约翰·哈斯特(Carl-Johan Haster)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在一篇预印本论文中,他将π的值计算到了3.115左右。
等会……这个数值,似乎与我们记忆中π的数值有一些差距。近些年来,科学家利用高性能的计算机将π精确到了小数点后近500万亿位。虽然靠后的位数你可能不清楚,但对于3.1415926……,你一定背得滚瓜烂熟。哈斯特的估算,从精确度上来讲,可能落后了几千年。然而,精确度也的确不是他计算的目的——他真正的目的,是通过π值检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个将引力与时空结合起来的理论。
当两个大质量物体(比如黑洞)碰撞时,在时空中产生的涟漪就是引力波。引力波中暗含了大量关于物理定律的信息。哈斯特作为LIGO团队的成员,注意到π在描述波传播的函数中多次出现。
“卡尔的思路是,‘你看,这些函数都和π有关。所以咱们干脆把π变化一下,然后看看结果(和广义相对论)是否一致。’”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埃马努埃莱·贝尔蒂(Emanuele Berti)说。
哈斯特想到,可以把π看作一个变量,而不是常数。这样,他就可以比较引力波方程与LIGO 的实验结果。理论上来讲,只有当π接近其原本的值(约为3.14)的时候,爱因斯坦的理论才能够与观测结果一致。如果LIGO的观测在π等于其他值的情况下也符合广义相对论,那或许说明广义相对论还不够成熟。
哈斯特将π的测试范围定在了-20~20,并对比了20余起已观测到的引力波事件。他最终发现,π大约为3.115时,观测结果和理论相吻合,这一结果与π的实际数值相近。这样看来,爱因斯坦的理论并没有什么问题。“在我看来,这项研究可爱又迷人,同时还为广义相对论提供了相当有力的证明。”哈斯特说。
π无处不在,它不仅出现在圆中,还与氢原子的能级和针落下的方式有关(布丰投针问题:如果将一把针撒落在一张画有等间距横线的纸上,针掉落在线上的概率与π相关)。π出现在引力波的方程中的原因则更复杂一些:引力波与其自身相互干渉。
“引力波在传播时,会遇上时空弯曲,其中就包括引力波之前所造成的弯曲。”贝尔蒂说。就好像朝平静的水面扔一块石头,涟漪就会在水面上传播开来;如果此时再扔一块石头,水波就会发生变化——上一块石头造成的涟漪与这块石头的发生了干涉。引力波的原理与此类似,只是介质不是水,而是时空本身。
描述这种自相干现象的方程中也出现了π。在2016年LIGO对爱因斯坦理论的检验中,他们只改变了单一项,而不是π这样的公因子。尽管2016年的研究足以验证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但科学家还是想知道当方程中的几项同时变化时会有什么结果,而哈斯特的研究正好提供了一种方法。
然而,这个证明的确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哈斯特的结果存在较大误差:他对π的估计值大约在3.027到3.163之间。要得到更精确的答案,需要观测质量更轻的物体的合并事件,比如中子星合并,这类事件所产生的引力波波长是黑洞合并所产生的300倍。就好比听一首歌,听得时间越长,认出这首歌的可能性就越高。目前,科学家只观测到两次中子星合并事件。而在因疫情而暂时关闭的LIGO重启之前,这个数字都不会改变。
尽管该研究结果精度不足,并不是每个人都对此表示担心。“有些人说我们或许应该把‘圆周率日’(3月14日)改成‘圆周率周’(3月2日-3月15日),以代表现有的误差。”西北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克里斯·贝里(Chris Berry)开玩笑地说,他也是此项研究和LIGO团队的一员。
当然,随着这项研究即将正式发表,那些爱好圆周率的物理学家们又可以“饱餐一顿”了。贝里开玩笑地说,“多多产粮”并不是一件坏事:至少盛宴过后,研究者们又多了种估算圆周率的新方式——测量自己圆润的体型。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pi-in-the-sky-general-relativity-passes-the-ratios-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