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网综合讯】山西省应急管理厅10日对外发布,山西近期严重洪涝灾害已致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12.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4.96万亩农作物受灾,1.7万余间房屋倒塌。
新华社报道,面对持续强降雨引发的险情,山西省紧急调集人员力量,组织护堤抢险,逐村逐户逐人落实安全避险措施,按需撤离民众,努力确保重要设施和附近村庄安全。灾情发生后,山西应急管理部门已紧急调拨帐篷3975顶、折叠床3212张、棉衣裤3000、棉大衣16306件、棉被10932床、棉褥8600床等救灾物资用于受灾群众安置。
目前,为响应救灾,中国社会各界捐款捐物驰援灾区。
北京青年报报道,10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宣布先期捐赠5000万元,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山西省红十字会等机构合作,助力当地政府救灾、民生保障、文物古建抢救与灾后重建等工作。
同日,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宣布捐赠5000万元,联合公益机构,为灾区供紧急救援物资,并支持学校灾后修缮和当地古籍修复。
10月2日夜间至6日,山西大部分地区出现极端强降水天气,彼时正值中国十一假期,“山西暴雨”关键词登上热搜,洪涝灾害引发全国关注。
据中国气象局专家分析,山西此次降水极端性突出,全省5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同期历史极值,6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过程累计降水量超过同期历史极值。(完)
山西近期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12.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4.96万亩农作物受灾,1.7万余间房屋倒塌。国家减灾委、应急部于10月9日12时为山西省启动了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山西及时启动了省级防汛救灾财政资金保障应急机制,全力支持受灾地区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针对出现的险情,全省上下科学救援,调集人员力量,组织护堤抢险,逐村逐户逐人落实安全避险措施,撤离群众,确保重要设施和附近村庄安全,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在太原市清徐县乌马河段、吕梁市磁窑河汾阳演武段和孝义小疙瘩村段、汾河新绛段四处抢险救援行动中,共转移安置群众42390余人,投入抢险救援人数6080余人,机械、车辆970余辆,发电机、抽水泵184余台,土方石21800余方。
经过连续奋战,截至10月8日16时30分汾河新绛段决堤合拢,目前正在进一步实施坝体加固工程。同日17时,吕梁市磁窑河汾阳演武段决口已全部封堵完毕。目前,正在组织力量加紧修复加固太原市清徐县乌马河、象峪河堤坝,封堵决堤口。吕梁市磁窑河孝义小疙瘩村段仍在抢险中。8日21时20分,受强降雨影响中断行车的南同蒲铁路上行线(北向)实现抢通,昌源河铁路桥下行线路的抢通工作仍在努力进行中。受强降雨影响仍有6座煤矿因井下涌水异常自行停产,待煤矿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不影响安全生产后即可复产。
灾情发生后,为有效保障受灾转移安置群众的基本生活,省市县三级应急部门紧急调拨帐篷3975顶、折叠床3212张、棉衣裤3000、棉大衣16306件、棉被10932床、棉褥8600床等救灾物资用于受灾群众安置。
在积极申请中央救灾资金的同时,经报请山西省政府同意,10月9日,山西省财政厅会同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山西省水利厅紧急下达了5000万元省级雨涝灾害救灾资金,用于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期生活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支持受灾较重地区农田排水降渍、农田水利设施损毁修复、恢复农业生产所需的物资材料、对水毁工程和设施进行抢修等工作。
(责编:刘慧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