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过去两年的震荡行情后,2023年开年迎来希望的曙光,不少前两年持有的基金近期也开始陆续回本了。于是又有不少投资者开始纠结要不要止盈赎回,还没上车的小伙伴也在焦急观望。面对回本边缘的基金,到底是止盈赎回好,还是继续持有或者加仓?
说到这里不免令人产生疑问:难道每个人最初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吗?为什么在市场惊涛骇浪的洗礼中,我们的动作却逐渐变形,最终变成了“回本就好”?
看吧,人的心理就是这么奇怪,仔细想来却又在情理之中。在基金亏损时不愿意卖出,选择耐心等待;当基金好不容易回本了,却又在思考何时离场……究其原因,无非是当初亏损造成的“心理阴影”面积过大,好不容易扭亏为盈,不愿意再经受下一次亏损;面对小有浮盈的基金,只要不亏就行,这就形成了所谓“回本就卖”的心理。这种出盈保亏的心理在基金投资中屡见不鲜,在行为金融学中有个名词用来解释这种心理,就是“处置效应”。
那么,产生处置效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无非就是在投资中“沉没成本”形成心理的“锚”。投资中无形中将买入基金时的成本作为锚定的投资依据,将买入的净值视为标杆,一旦达到便下意识想要落袋为安,这便是“处置效应”的潜意识影响。
然而,沉没成本的“锚”实质上对于我们的基金投资并无任何的用处。说白了,基金是否会回本,并不取决于沉没成本,也不该成为我们是否卖出的依据。那么,我们要如何判断何时应该卖出?
短期有急用钱的需求
在判断基金是否应该赎回时,首先要评估自己当下的资产状况和实际需求。如果确实短期有急用钱的需要,那么可以赎回一部分基金来保证资产的流动性,至少投资这件事不应该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
基金的基本面发生变化
除了短期急用的需求之外,如果基金的基本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也需要重新审视是否应该卖出:比如基金经理频繁变更、投资风格频繁漂移、基金超额收益不佳等等。对于一些长期表现不佳或是潜力不明显的资产,应该客观冷静分析后再决定是否赎回或转换,如果确实基本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使它正在亏损,也应该果断赎回或转换成其他长期业绩优异的产品。
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出现变化
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常常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发生改变。例如,当一名投资者贷款买了房,增加了房贷的固定支出以后,风险偏好会有所下降,可能就不再适合承担很高的市场波动风险,这时赎回一部分偏股型基金或许是更加合适的选择。
达到目标收益需要止盈
有一些采用目标止盈法的投资者,会在开始投资时设置一定的止盈线,达到这个标准就进行止盈操作,即基金全部或者部分赎回,从而使资产达到比较持续稳定的增值。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外,还有一类投资者卖出的理由则是“与其被动持有,不如去做波段”。尤其是一些账面出现浮亏、同时具备一定投资经验的投资者,希望通过高抛低吸的方式来摊薄亏损。其实这种想法本质上就是在做择时,尤其是在单边下跌的熊市和一段时间区间内频繁波动的震荡市中,择时也是尤为常见的一种心理。但是,择时究竟可取吗?
首先,不可否认,有投资者通过高抛低吸的波段操作获得了一些收益,但想要每次都精准判断,持续赚到钱却并非易事。择时成功的前提条件是能对基金净值涨跌、或者对资产价格的波动做出相对准确的预测。但是影响短期市场波动的因素非常复杂且难以把握,择时的方法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不妨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关注基金中长期业绩表现,以及基金投资风格的稳定性上。通过过往的指数表现不难看出,上涨往往集中在较短的时间里,躲过下跌的同时也可能会错过未来的上涨。
此外,塔勒布在《随机漫步的傻瓜》一书中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假定一个投资组合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5%。年化波动率10%,如果投资者每年查看一次投资收益,那么93%的时间都会看到赚钱的结果;如果每季度查看一次,那么77%的时间是赚钱的;如果每月查看,那67%的时间是赚钱的;但是如果每天都查看,那么50%的时间里可能都要承担来自亏损产生的心理压力。
(资料来源: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随机漫步的傻瓜》)
由此可见,过分关注短期市场涨跌、频繁关注账面收益,无形中放大了市场的波动带来的情绪变化,也不利于投资者浮动资产收益的长期持有。那么,当持有的基金面临回本的边缘时,如果想要避免出现持有焦虑,我们应当如何做呢?
淡化短期波动,坚定长期持有
首先,我们应当考虑的并不是短期的变化,而是着眼长期,考虑投资背后的逻辑是否成立。如果购买的基金产品本身质地不错,背后的基金经理也足够优秀,在经历了市场的大幅回撤之后,仍然具备持续修复的能力。在极端的市场环境下依然能够取得较快反弹,说明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较为出色,有望抵御黑天鹅事件,跟上市场回暖的脚步。这样的基金是值得长期持有的,我们不妨给它多一点时间,从而博取更加长期的收益,不能因为短期波动就轻言放弃。
结合自身目标,选择匹配产品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结合自身的投资目标进行选择。造成市场短期波动的因素非常多,并且难以把握,尤其是对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普通投资者来说,难度更甚。因此,基金投资贵在长期持有,短期频繁买入卖出只会徒增投资的成本。投资本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投资者自身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发生了变化,不妨考虑结合当下的持仓进行适当调整,选择匹配的产品进行投资。毕竟,投资决策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从来就没有最佳的决策,每个人所处的情境不同,只有适合自己当下的决策才是更好的。
定投分批买入,平抑资产波动
霍华德的《周期》告诉我们,市场情绪的波动就好像钟摆一样,总是会过度上涨或者过度下跌。也正因为如此,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平抑波动也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在市场低点多投,高点少投,通过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规范自己的投资纪律,减少因情绪波动对投资带来的人为干扰。用长期复合收益率的视角去看待基金净值的短期波动,心态也会更加平和,而不会盲目地跟随市场追涨杀跌。
最后,再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基金投资的目标归根结底是为了追求长期收益,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回本。试想一下,最艰难的下跌你都扛了下来,市场上涨时你却转身就走,岂不是很不值得?当我们开始纠结该不该继续持有一只基金的时候,不妨结合自身的投资目标,客观判断这只基金是不是我们未来的理想选择,这跟我们买入的价格和目前是否回本并没有什么关系。我们更多的还是应该着眼于未来,定期复盘,做好记录,总结得失,了解自己情绪波动的变化,更有助于我们提高投资中的胜率。
我们将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的财经资讯以及股票基金新闻,了解更多财经新闻资讯欢迎关注腾赚网。
风险提示:文章涉及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我们对当前时点的看法,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所涉观点和判断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仅用于沟通交流之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